查看原文
其他

“碳中和”:大国崛起背景下的中国承诺

新潮 NewTide 新潮 2022-11-26

控制和减少碳排放量,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承诺。




图文 | 闫一帆 董   悦 宋文瑾

刘紫璇 苏子涵 姜俊强

付峻莹 田   祝 伍   慧

视觉设计 | 闫一帆 董   悦

排版 | 苏子涵




2021年夏,全球多地遭遇极端高温天气,再次向人类敲响警钟,提醒人类气候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联合国报告指出,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一百年前,世界人口不足20亿,2020年已达78亿。猛增的人口和人类活动,给气候带来巨大挑战。


为人口大国和经济大国,中国的碳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CAIT)的统计数据,2005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


控制和减少碳排放量,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的大国,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020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承诺。


经济增长与“碳排放”


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CAIT)数据,2019年,中国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为101.7亿吨,是美国的2倍左右,占全球碳排放量的27.9%。



如果按照人均计算,美国的人均碳排放量一直处于世界首位。中国尽管碳排放总量大,但人均碳排放量在所有国家中处于中间位置。



中国最主要的碳排放源是能源消费;其次是电力行业、制造业和工业生产;交通、农业、建筑业也会排放碳。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背后,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粗放式、高能耗的发展方式,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必经之路。而从较长的历史纬度来看,发达国家大多已经走过这一阶段,进入低碳经济。中国目前面临的是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挑战。


“碳排放”背后的环境政治话语权角力


在制定碳排放标准和行动方案方面,联合国、欧盟、美国、中国等国际组织和国家,均表现出对人类环境和自身发展的关切。


联合国是国际气候和环境议题的发起者和牵头人。从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以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等国际环境组织相继成立,通过召开联合国及缔约方会议,联合国形成了表面以IPCC报告主旨为中心,实际上由发达国家主导话语的环境政治格局。《气候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一系列全球环境保护的公约、路线图、协定,都是在发达国家的主导下签署。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在环境议题政治化和法律化落地方面发挥重大的推动和表率作用。2005年,欧盟最先启动碳排放交易市场,以欧洲绿色交易为行动计划,向清洁循环经济迈进,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恢复生物多样性和减少污染。欧盟的目标是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2020年,《欧洲气候法》将这一政治承诺转化为法律义务。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气候议题上,美国立场摇摆不定。2001年,美国总统布什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认为“它阻碍了美国的经济,以牺牲美国利益为代价替别人换取声誉和利益。”2021年,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回归《巴黎协定》。


由于各国工业化发展历程不同,碳排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各国碳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应放在历史的维度进行客观比较。


中国外交部在《美国损害环境事实清单》中说,从历史上看,美国才是全球碳排放最多的国家。根据非政府组织“全球碳计划”(GCP)公布的二氧化碳排放数据,225个国家或地区在1750-2019年间,共排放二氧化碳16529亿吨,其中美国排放4102亿吨,是中国的1.86倍。



2015年8月,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联合哈佛大学、清华大学等24所国内外科研机构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说明中国碳排量在过去13年被高估106亿吨。


美国将全球变暖与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归咎于中国。2012年,特朗普曾发推特称:“全球变暖这一概念由中国人创造,目的是让美国制造业失去竞争力。”


面对美国的无理指责,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不应该成为地缘政治的筹码、攻击他国的靶子、贸易壁垒的借口。”


“碳中和”:多方发力的顶层设计


为了实现2060碳中和愿景,近年来,中国在国家战略规划、政策制度体系和社会共建行动层面均提出了重要指导文件,如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及《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等。


在能源领域,我国积极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碳排放交易,即政府对于特定行业设定可排放总额,向企业等实体分配、售出对应的排放配额,并允许配额像商品一样进行定价、买卖和流通,以实现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减排目的。


2021年2月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始上线交易。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有总量控制配额交易和项目减排量交易两种。前者指企业的碳排放配额,后者指减排凭证,即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对企业而言,配额交易属于强制交易, CCER即可以抵消碳排放量的自愿减排量。


近年来,我国在新能源领域发展提速。2014至2019年,中国新能源发电量逐年攀升,占总发电量的比例由2.8%上升到8.6%。2019年中国新能源发电量为54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2%。太阳能发电在发电装机容量中占比增速较快,2019年的太阳能发电容量20418万千瓦,是2015年的近5倍。



在交通领域,中国推动普及新能源汽车,推出“双积分”政策。2017年,工信部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提出新能源汽车双积分制,鼓励传统燃油车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发展并行管理。“双积分”指平均燃油消耗量积分和新能源积分。企业需保证双积分达标,或通过交易、转让等方式从其他车企获得新能源正积分以抵扣。



工信部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境内137家乘用车企业的油耗正积分规模超过1000万分,负积分1178万分,产生新能源正积分435万分,负积分108万分。总体来看,2020年积分市场的正积分供应较为充足。


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2021年1月至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5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均增长2倍



在农业、林业领域,植树造林等环保举措取得显著成就。要实现碳中和,除了节能减排、能源转型降低碳排放外,还需要增加碳吸收。根据国家统计局、林业局数据,2015-2019年全国城市绿地总面积逐年增长,全国森林覆盖率已增长至22.96%。




在产业领域,全国各地对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业的监管和限制措施正提上日程。但高压之下,个别地方也出现“一刀切”关停限产的现象,不仅影响了企业生存发展,也给百姓正常生活带来干扰。


中国积极出台各项“碳中和”政策,多方发力,在实现全面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降耗减碳,讲述具有中国特色的“碳中和”故事



“碳中和”与每个人有关


人类活动离不开碳排放。从基本的呼吸作用,到农林牧渔、居民消费及工业生产,“碳中和”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绿色低碳发展是必由之路,也是在国际体系中展示中国格局和理念,体现大国作用和责任担当的一个重要方面。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14亿中国人一起努力。


附录:碳中和词典



参考资料:

[美国国务院]China’s Environmental Abuses Fact Sheet

[中国外交部]《美国损害环境事实清单》

http://new.fmprc.gov.cn/web/wjbxw_673019/t1824977.shtml

[国际气候研究中心] full fossil CO2 dataset (1750–2019)

https://folk.universitetetioslo.no/roberan/GCB2020.shtml#selectedcountries

[新华网]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全文)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9/22/c_1126527652.htm

[国企改革观象台]中国“碳中和”政策现状与趋势分析

https://mp.weixin.qq.com/s/ghxsjuGAxiLHcw8ofBgiRw

碳中和漫谈:碳中和的基本概念及政策分析

https://mp.weixin.qq.com/s/F3rb84auizbVQljlHMiQww

碳达峰碳中和与标准系列解读之四——节能标准推动能源高效低碳转型

https://huanbao.bjx.com.cn/news/20210316/1141924.shtml

提升生态碳汇能力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1-06/10/c_1127549261.htm

植树造林早日实现“碳中和”

http://www.workercn.cn/34055/202106/15/210615042604455.shtml

“一刀切”切痛北方重碳省

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0ad89ed8e9f0910e95e48fc

政策工具 | 6月17日更新“碳中和”政策列表

https://mp.weixin.qq.com/s/BwSTFwKD0H9eyvORGzKk8A

专业文章 |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现状

https://mp.weixin.qq.com/s/0BIWA7TpHKhejSpqjg_TRA

[碳中和愿景]中国碳排放权定价与交易市场展望

https://mp.weixin.qq.com/s/dRbfueVky5XJtN2gMMCG4A

碳中和 | 中国在行动——新的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呼之欲出

https://mp.weixin.qq.com/s/7Mt7NDU3ICcIS9xQeIWrlQ

全球驾解读新版“双积分”政策:多方位松绑促新能源汽车发展

https://mp.weixin.qq.com/s/lrkUXggsT1j0fQzRhHaIaQ

新能源车企的“减排”生意经:双积分+碳交易

https://mp.weixin.qq.com/s/jBQqOqic3NhSUwE52FgCKw

双碳目标下 碳捕集封存技术这样破局突围

https://mp.weixin.qq.com/s/dwLqfcSAM9jXWZgCW1aZ8A

实现碳中和 需开拓碳捕获封存利用

https://mp.weixin.qq.com/s/s9n2XG-eB5ERlMisR-odnw

千亿市场--碳捕捉、碳利用与碳封存(CCUS)助力“双碳”目标

https://mp.weixin.qq.com/s/1ba-zkGlAGzzaRxfRqNC_Q

百年中国经济发展奇迹见证大国崛起

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21-05/10/c_1127426693.htm

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http://news.cnr.cn/native/gd/20210317/t20210317_525438349.shtml

邹骥:中国实现碳中和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重要贡献

http://drc.jiangxi.gov.cn/art/2021/2/26/art_14690_3260432.html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就是“大国的样子”

https://news.sina.com.cn/c/xl/2021-04-25/doc-ikmxzfmk8550580.shtml


往期推荐


纪实|金陵城全民核酸的“不眠夜”


科普|双相情感障碍认知指南


纪实|跨国母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